家庭教育中,如何做好初中生家长?
初中阶段,是孩子成长中最关键的阶段。在此阶段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。因为进入青春期,所以和父母的关系也会变得微妙,有时让家长觉得头疼不好管教。
感受最深的就是初中的孩子具有两面性:在老师面前是乖巧听话懂事的好学生,在家长面前却是顶嘴叛逆不听话的调皮孩子。我的儿子也经历过初中阶段,所以对初中阶段的孩子了解比较多。我觉得孩子进入初中阶段之后,家长无论从管理的方式还是思想观念方面,要跟着换位。
家庭教育中,如何做好初中生家长?
1.引导孩子树立高远的追求。初中生相较于小学生似乎懂事多了,但相较于高中生又显得很懵懂,尤其是在人生未来的规划上更是懵懵懂懂。在这种情况下,家长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大体的规划,有一个高远的追求;不能让孩子只看到眼前这一点点世界,从而停止了努力的脚步。
2.督促孩子把学习搞好。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讲,把学习搞好乃是学生的本分。但是,由于种种原因,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,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,乃至错误,以致学习成绩不能令人满意。这个时候,家长必须配合老师想方设法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提上去。在这个方面,我们完全可以说,成绩是学生的命根子;作为一名学生,成绩差,或者成绩上不去,乃是学生致命的缺陷。
3.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。根据笔者的经验,高中学习同初中学习最显著的区别就是:高中的学习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;否则,高中的学习很难搞好,成绩也很难提上去。为什么会是这样呢?原因有多种,但笔者觉着最根本的原因是高中的课程相较于初中,有两个显著的特点:一个是课程多,一个是难度大。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,导致许多学生上了高中后,一下子很难适应,于是出现了成绩差、厌学等一系列问题。而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,最佳的方案就是孩子在初中的时候,就要养成自学的习惯,练成自学的能力,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,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。
4.重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。之所以要提出这一问题,原因有三:
一是读书在孩子任何阶段的学习中,乃至今后的工作、生活中,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;孩子将来不论学什么,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都将是不可或缺的。
二是从当下的课改趋势看,语文在基础教育,甚至是大学教育中,越来越显重要。在这种趋势下,孩子要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成功,语文的成绩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三是从最根本的意义上看,一个人要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人生境界,非读书莫属。
5,家长要牢记:身教重于言教。前边说过,初中生相较于小学生似乎懂事多了,但相较于高中生又显得很懵懂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初中生相较于高中生,有一个显著的的特点,就是模仿性强。面对初中孩子的这个特点,家长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,一定要重视的自己的一言一行。只有家长的“身正”,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向的教育,才不会出现种种让人头痛的青春综合症。太史公的名言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,但愿能成为我们每个家长的座右铭。
家庭教育中,如何做好初中生家长?
初中和小学生不一样,进入青春期的孩子,追求独立性,凡是都想做回主,加之身体和心理的一些变化,再和孩子相处方面,不能够想管小朋友那样了,对他们的要求也要做些调整。如果家长此时学习点教育常识,懂得一些教育方法,估计和孩子的相处会更加顺利,和孩子的距离也不会越拉越远,以至于最后和孩子说不上话了。教育孩子时一门学问,不仅仅时老师要学习,家长更加要学习。